根据《规划》,到2025年,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、覆盖城市乡村、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,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,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、支撑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,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。
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
2021年12月16日—17日,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承办的“2021第十五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”在深圳举办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亚太物流联盟主席崔忠付,在2021第十五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上的讲话上表示,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特别指出要加快形成内外联通、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,物流产业在“十四五”期间的产业先导和支撑作用不容忽视,特别是冷链物流。随着《规划》的出台,冷链物流被再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,将会迎来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。
回顾过去一年,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特征。
市场需求不断攀升,生鲜电商的持续发展将稳定支撑冷链物流的扩张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,生鲜食品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。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.29万亿元,占GDP总量的6.5%,中国食品供应链产业拥有万亿级别的市场体量。
随着生鲜电商这一巨大发展空间的开启,冷链物流的需求正在激增。生鲜产品的购买为高频次的即时性消费。随着消费者对于生鲜食品时效性和新鲜度提出高要求,并愿意为之付出合理溢价,倒逼冷链物流企业朝高标准、高时效方向发展,并进一步促使行业规范化发展。此外,生鲜电商物流规模增长推动了冷链需求总量的提升,持续为冷链物流企业带来大量订单,从而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。
据预测,2021年国内生鲜零售市场总额将超过5.4万亿元,同比涨幅将突破8%,呈稳步增长态势。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,冷链物流的需求持续旺盛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,2021年冷链物流发展势头强劲,市场需求总量预计将突破2.7亿吨。
此外,冷链物流连接田间地头、百姓餐桌,守护着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和生命安全,是重要的民生领域。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张大为说,下一步将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,推动冷链运输技术装备升级,创新冷链运输服务模式,健全冷链运输法规制度和标准。同时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物流重点环节和重要人员疫情防控要求。
商务部将在流通领域重点抓好三项工作,着力增强三种能力。”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李刚说,一是抓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建设,增强商品化处理能力;二是抓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干线冷链物流建设,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;三是抓终端零售网络“冷环境”建设,增强冷链配送能力。
随着国家陆续出台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, 包括冷藏车、冷库、骨干基地在内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得到完善,冷链产业成为健全城乡双向流通体系、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。预计2021年国内冷库总容量将突破1.95亿立方米,冷链车保有量将超过32万辆。
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冷链物流两端及流通环节的各类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, 但是相关设施还需谨慎投建,避免出现过热现象,造成资源浪费。
搭建现代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冷链数智化水平
虽然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迅速,但是现阶段仍然存在着诸如政策和行业标准不够完善、冷链物流硬件设备不足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、信息技术欠缺、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。
而这次《规划》的出台,无疑是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一针“兴奋剂”。《规划》中指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要建设串接主产区、主销区的“四横四纵”冷链物流骨干通道,建设冷链物流运行体系、服务体系、监管体系、支撑体系。聚焦产地“最先一公里”和城市“最后一公里”,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。通过政策的引领,我国冷链物流也将向着健康、规范的方向不断发展。
我国果蔬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为20%-30%,肉类和水产品的流通损耗率分别为12%和15%,远高于西方国家的5%。也就是说,每年约有1.3亿吨的蔬菜和1200万吨的果品在运输中损失。究其原因,是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冷链运输让物流、商流与信息流无法连接、整合与交互。
冷链流通环节中信息的缺失与监管的疏漏,已成为压在冷链园区心头的隐形大山,倒逼着冷链行业进行信息化的升级变革。
近年来随着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5G等技术的发展,“互联网+冷链”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已现实可行,与此同时,已有园区开始探索智慧化的可能性,试图让这个传统行业走向数智化。
最早进入冷链物流领域的大多为民营企业,但他们各自为战,操作规程、数据格式和标准规范五花八门,这导致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,因此信息化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。
而冷链物流监管需要覆盖从生产到消费全流程的各个环节,对数据采集的实时性、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以及数据传输效率要求很高。通信技术、物联网技术、区块链技术是冷链物流中信息采集传输能力的基础技术。掌握5G通信、定位导航和物联网技术等高精尖的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对路径、环境、车辆和货物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,为监管和溯源提供数据资源。
推动冷链产业的信息化发展,不仅仅是一台冷链车,或者一个冷链园区的问题,而是要整合从“农田到餐桌”的流通全过程信息,前瞻性的洞察及冷链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机遇,二者缺一不可。
冷链产业的数字化、信息化建设既要求企业掌握互联网、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技术,对冷链物流流通中的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,还要求打通生产商、供应商、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,实现冷链物流的各环节的降本增效,冷链信息化建设难度可见一斑。
着力培养行业人才合理规划引领健康发展
行业要以人才为先,夯实冷链物流组织基础。“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人才缺口很大,一线操作员工、中层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均存在缺口。”崔忠付指出,冷链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,信息化、自动化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,但是对于冷链物流环节,由于受温差变化、技术环境、业务场景、操作主体等限制,国内冷链物流的信息化、自动化应用,整体发展还是相对落后,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,此方面专业人才的储备不足问题也逐步凸显。
从企业角度来看,要以技术为撑,助力冷链物流升维再造。冷链物流已经逐渐向智能化、科技化、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,企业开始加大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的资源投入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新技术将为冷链物流赋予更高价值。伴随着“新基建”等相关政策落地实施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在物流专业领域逐步渗透,冷链物流全链条将进一步实现技术赋能,逐步构建智能化冷链物流体系。
此外,政策持续加码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将建设“四横四纵”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,通过“四横四纵”串接起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,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。
与此同时,我国将面向农产品优势产区、重要集散地和大型消费市场等建设100个左右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。一系列举措将构建服务国内产销、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,建设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。
《规划》中提到,国家每年都将投入50亿元资金补助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。国家农村农业部也积极推动农村冷链物流建设,不仅推动冷链流通骨干企业“下乡”,同时积极引导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电商、邮政、快递企业建设产地仓、分拨仓,配备冷藏和低温配送设备,培育新龙头。
据了解,商务部、中国银行联合发布《商务部中国银行关于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》,提出未来三年中国银行将提供1,000亿元的专项融资额度支持冷链物流发展。
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,加上巨大市场空间的吸引,将会引导不少企业加快布局冷链物流。食品消费升级大背景下,冷链行业正处于与新商流相互促进、螺旋上升的阶段。同时伴随消费模式升级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,预测到2025年,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500亿元,发展空间巨大。